腦卒中分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前者約占所有卒中的85%,是重要的死亡和致殘原因。 目前,我國腦卒中的發病正以每年8.7%的速度上升。
然而,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救治方面仍存在不小差距,有效救治率很低。數據顯示,我國僅有16%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發病后3小時內被送到醫院。一方面,病人和家屬對卒中早期癥狀的知曉率低,難以做出正確判斷;另一方面,入院前或進院后的時間延誤,導致絕大多數卒中患者錯失治療最佳“時間窗”。
“搶救快與不快,關鍵是流程!”缺血性卒中最大的特點是時間依賴性,如何讓患者更快地到達醫院、更快地接受治療是努力方向。因此,腦卒中救治要“搶”兩個60分鐘,即院前急救和院內治療都控制在60分鐘之內。
院前60分鐘,識別早期征兆是關鍵。每個人都有必要了解國際通用的“FAST”口訣,可以記住“言語含糊沒笑臉,胳膊不抬奔醫院”這句話。具體來說,“F”代表臉歪了、舌頭伸向一邊等,“A”代表手沒有力氣了、走路一邊倒、一側肢體感覺遲鈍等,“S”指講話不清楚了、不能流利對答等。發現身邊人出現上述3條中的任一條或多條,就要馬上給急救中心打電話。
院內60分鐘,則要盡量縮短流程,加強各科協作。比如在急診室旁邊配備CT檢查室、開辟綠色通道等。通過建立24小時隨叫隨到的卒中團隊、培訓急診護士等,院內搶救平均時間已縮短至74分鐘,34%的患者已達到60分鐘內接受治療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