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一輛黑色私家車飛快駛來,停在了大同五洲心血管醫院的門前,一位因高血壓、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并發,病情危重的72歲老人來此醫治,門診當值專家馬建平立即與護士長一起組織科室醫護人員積極搶救,24小時堅守在病房,最終使患者轉危為安。患者為了感謝當值大夫的辛苦付出,特意送來了一面錦旗,上面寫著:“醫術如神 救人旦夕”。
馬建平告訴記者,他將自己的行醫生涯分成上下兩個半場,上半場在公立醫院,下半場是退休后在私立醫院。1983年他從張家口醫學院,也就是現在的河北北方學院畢業,到同煤總醫院心內科工作,退休時任國藥同煤三醫院內一科主任,屈指一數整整38個年頭。
回首過往,馬建平用勤奮不懈怠來概括自己在公立醫院的行醫生涯。剛剛工作時,他也曾懵懂膽怯,遇到疑難危重病人,他也會心里犯嘀咕,怕自己不行。但是病人家屬那殷切的目光,鞭策著他橫下一條心,通過不懈努力學習來提高醫術。除了多聽多看多請教,向院里的老專家老主任學習,他還爭取一切外出學習的機會,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山西省心血管病醫院、北京阜外醫院、北京宣武醫院都留下過他進修學習的身影。
厚積才能薄發,1993年他迎來了自己事業的第一次爆發。那一年他創建并完善了醫院冠心病監護病房(CCU),并率先開展了急性心肌梗死的尿激酶溶栓療法,明顯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水平,降低了冠心病死亡率。溶栓治療的開展成為所在醫院冠心病救治的里程碑。不久,在他的主持下,醫院又陸續開展了食道電生理檢查、心臟電復律術、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的鑒別及診治、寬QRS心動過速的鑒別及診治等,極大提高了心律失常的診治水平。之后若干年,他更是讓自己的職業生涯不停地邁上新臺階,1995年他助力所在單位成為大同地區首家開展動態血壓檢測的單位,2001年克服巨大困難開展血液透析,2005年開展了急性冠脈綜合征規范化治療及心性猝死的預警分析,2007年創建新的心臟病重癥監護病房,2013年開展急性心肌梗死瑞替普酶溶栓療法……
38年間,他參與搶救急危重癥患者數百例,其中包括心搏停止時間達48分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還包括因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心搏反復停止10次的患者,這些從死亡線上救治回來的病人,讓他感到無比自豪的同時,也不斷激勵著他向前奮進。
2022年4月,馬建平入職大同五洲心血管病醫院,開啟了他行醫生涯的下半場。如果說之前是轟轟烈烈,馬建平更愿意用“潤物細無聲”來形容他現在的工作狀態。來到五洲心血管醫院后,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出門診,面對的都是一些常見病、多發病。但他有一種老醫生的緊迫感,除了幫助更多的病人解除病痛,他感覺自己的肩頭多了一種沉甸甸的責任,那就是發揮老專家的余熱,起到傳幫帶的作用。一年間,他不但承擔起了配合北京阜外醫院冠脈專家姚民教授開展冠脈介入治療的任務,同時,還承擔了配合北京阜外醫院心內科專家頊志敏教授開展心血管內科疾病診療的工作。每遇教授冠脈介入日,他均堅守在病房,做好冠心病介入治療后的各項醫療工作,兢兢業業,任勞任怨,“這是一個老年醫務工作者的擔當,我必須給年輕人做好表率”,他這樣告訴記者。
在談及多數醫生回避的“紅包”問題時,他顯得十分坦蕩,“退休后還繼續工作,當然會有多取得一份收入的考量,但錢永遠不應該成為一個好醫生的追逐目標”。他還給記者舉了個例子,今年他接待了一位76歲老年高血壓、冠心病、心律失常、焦慮狀態的病人,在處置過程中,他一方面心理治療,一方面不厭其煩、耐心細致地給予解釋病情、調整藥物治療方案,叮囑注意事項,患者被他的熱心所感動,非要塞給他一個紅包以示感謝,被他婉言謝絕。“付出勞動獲得收入,這叫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其他的錢拿了則不會心安。”馬建平如是說。 |